可以用一句话总结本书的第二部分(第4章至第6章):类是一种可选(而不是必须)的设计模式,而且在JavaScript这样的[[Prototype]] 语言中实现类是很别扭的。
一是因为语法上的缺点:繁琐杂乱的.prototype引用、试图调用原型链上层同名函数时的显式伪多态(参见第4章)以及不可靠、不美观而且容易被误解成“构造函数”的.constructor 。
二是传统面向类的语言中父类和子类、子类和实例之间其实是复制操作,但是在[[Prototype]] 中并没有复制,相反,它们之间只有委托关联。
A.1 class
我们会介绍class原理并分析其是否改进了上面提到的2点缺点。
首先回顾一下第6章中的Widget /Button 例子:
1 | class Widget { |
除了语法更好看 好看 之外,ES6还解决了什么问题呢?
- 不再引用杂乱的
.prototype
了。 - Button 声明时直接“继承”了Widget ,不再需要通过
Object.create(..)
来替换.prototype 对象,也不需要设置.__proto__
或者Object.setPrototypeOf(..)
。 - 可以通过
super(..)
来实现相对多态,这样任何方法都可以引用原型链上层的同名方法。 - class 字面语法不能声明属性(只能声明方法)。如果没有这种限制的话,原型链末端的“实例”可能会意外地获取其他地方的属性(这些属性隐式被所有“实例”所“共享”)。
- 可以通过extends 很自然地扩展对象(子)类型,甚至是内置的对象(子)类型,比如Array 或RegExp 。
A.2 class陷阱
class 语法并没有解决所有的问题,在JavaScript中使用“类”设计模式仍然存在许多深层问题。
class并没有引入新的“类”机制, 基本上只是现有[[Prototype]] (委托!)机制的一种语法糖。
也就是说,class 并不会像传统面向类的语言一样在声明时静态复制所有行为。如果你(有意或无意)修改或者替换了父“类”中的一个方法,那子“类”和所有实例都会受到影响,因为它们在定义时并没有进行复制,只是使用基于[[Prototype]] 的实时委托:
1 | class C { |
此外,ES6中的class还有其他隐患:
- class 语法无法定义类成员属性(只能定义方法),如果为了跟踪实例之间共享状态,必须要这么做的话,那你只能使用丑陋的.prototype 语法,像这样: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class C {
constructor(){
// 确保修改的是共享状态而不是在实例上创建一个屏蔽属性!
C.prototype.count++;
// this.count可以通过委托实现我们想要的功能
console.log("Hello: "+this.count);
}
}
// 直接向prototype对象上添加一个共享状态
C.prototype.count=0;
var c1 = new C(); // Hello: 1
var c2 = new C(); // Hello: 2
c1.count === 2; // true
c1.count === c2.count; // true
这种方法最大的问题是,它违背了class 语法的本意,在实现中暴露(泄露!)了.prototype
。
如果使用this.count++
的话,我们会很惊讶地发现在对象c1 和c2 上都创建了.count 属性,而不是更新共享状态。class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,并且干脆就没有提供相应的语法支持。
class 语法仍然面临意外屏蔽的问题:
1
2
3
4
5
6
7
8
9
10
11class C {
constructor(id) {
// 噢,郁闷,我们的id属性屏蔽了id()方法
this.id = id;
}
id() {
console.log( "Id: " + id );
}
}
var c1 = new C( "c1" );
c1.id(); // TypeError -- c1.id现在是字符串"c1"super 并不是像this一样的动态绑定,它会在声明时“静态”绑定。此外,根据应用方式的不同,super 可能不会绑定到合适的对象(至少和你想的不一样),所以你可能(写作本书时,TC39
正在讨论这个话题)需要用toMethod(..) 来手动绑定super。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class P {
foo() { console.log( "P.foo" ); }
}
class C extends P {
foo() {
super();
}
}
var c1 = new C();
c1.foo(); // "P.foo"
var D = {
foo: function() { console.log( "D.foo" ); }
};
var E = {
foo: C.prototype.foo
};
// 把E委托到D
Object.setPrototypeOf( E, D );
E.foo(); // "P.foo"
出于性能考虑,super 并不像this 一样是晚绑定(late bound, 或者说动态绑定)的,它在[[HomeObject]].[[Prototype]]
上,[[HomeObject]]
会在创建时静态绑定。
在本例中,super()
会调用P.foo()
,因为方法的[[HomeObject]]
仍然是C,C.[[Prototype]]
是P 。
可以 手动修改super 绑定,使用toMethod(..)
绑定或重新绑定方法的[[HomeObject]] (就像设置对象的[[Prototype]] 一样!)就可以解决本例的问题:
1 | var D = { |
A.3 静态大于动态
在传统面向类的语言中,类定义之后就不会进行修改,所以类的设计模式就不支持修改。但是JavaScript最强大的特性之一就是它的动态性,任何对象的定义都可以修改(除非你把它设置成不可变)。
但是class 似乎想告诉你:“动态太难实现了,所以这可能不是个好主意。这里有一种看起来像静态的语法,所以编写静态代码吧。”
class显得有点不伦不类。
总地来说,ES6的class 想伪装成一种很好的语法问题的解决方案,但是实际上却让问题更难解决而且让JavaScript更加难以理解。
A.4 小结
class 很好地伪装成JavaScript中类和继承设计模式的解决方案,但是它实际上起到了反作用:它隐藏了许多问题并且带来了更多更细小但是危险的问题。
class 加深了过去20年中对于JavaScript中“类”的误解,在某些方面,它产生的问题比解决的多,而且让本来优雅简洁的[[Prototype]] 机制变得非常别扭。
结论:如果ES6的class 让[[Prototype]]变得更加难用而且隐藏了JavaScript对象最重要的机制——对象之间的实时委托关联,我们难道不应该认为class产生的问题比解决的多吗?难道不应该抵制这种设计模式吗?
我无法替你回答这些问题,但是我希望本书能从前所未有的深度分析这些问题,并且能够为你提供回答问题所需的所有信息。